电子信息产业振兴规划酝酿出炉,重组并购及被搁置的大型基础性投资加速。
与此同时,科技部确认,《国家科学技术中长期规划纲要(2006-2020)》中确定投入6000亿在高科技企业中,重大专项将提前进行。据了解,批分食6000亿的重大专项就是电子信息业,谁能借势切到专项大单?
上项目,铺摊子,为了搭上产业振兴规划这趟车,各行业主管和地方政府都在全力冲刺。
日前,国内芯片业换帅频繁,在地方政府主导下,芯片业重组大戏浮出水面,中芯国际、华虹两大芯片集团成型。
软件外包业中,东软拟收购大连华信,2万人的巨型外包企业呼之欲出。
在面板业中,借投资东风,3大液晶国企密谋振兴,专家建言,投资宜符合产业规律,必须警惕一哄而起。
外包产业航母初现
昨日,东软集团发布公告令业界震惊,中国的两家外包企业合并,高达两万人的外包企业呼之欲出,中国软件外包界终于诞生了航空母舰。
尽管合并细节未出炉,但所有分析师都把此次事看成是标志性事件,不仅预示着中国诞生出服务外包公司,更是中国向服务大国转型的里程碑。
东软集团是中国的软件企业,目前,员工总人数为1.5万人,去年实现整体上市。大连华信是第二大软件外包企业,规模在5000人左右,2006年在日本上市失败后,华信转投国内A股上市,但当时未能通过发审委审核。
今年2月初,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在南京主持召开服务外包工作座谈会上,明确指出,外包要有聚集效应。发展外包服务业不仅是国家产业升级的需要,也是解决大学生就业的出口,通过促进服务外包,来增加100万个高校毕业生就业机会。王还提出“区域拯救计划”,通过示范城市的集群化效应,实现中国服务外包产业突围。
政府主导整合大戏开幕
就在大连外包业蓬勃发展之时,上海将芯片业列为重点推进产业项目首位,并且主导上海芯片业整合大戏。
今年以来,上海国资委下属三家芯片厂相继更换领军人。上海贝岭与华虹NEC已经分别于1月9日、1月15日正式公布了人事变动消息。其中,华虹NEC总裁兼CEO刘文韬卸任,2月1日已由全球半导体生产运营明星邱慈云正式接任;而上海贝岭新任董事长则为华虹集团董事、CEC重大项目规划部总经理赵贵武,他取代了原董事长方培琦。这两家公司,均为华虹集团控制的企业,而华虹集团则又由中国IT企业CEC控制。